01.劝酒法律问题
不管多高兴,饮酒还是适量为宜,亲朋好友在一起欢聚饮酒时,宴席的组织者、劝酒者等对饮酒者负有一定的照看、帮助等义务。如果饮酒者出事,以下几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强迫性劝酒。
比如,用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
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未安全护送醉酒者。
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此时,若出现意外,酒友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春节期间,如果因天气寒冷,导致醉酒者发生冻死、冻伤的事故,酒友同样担责。
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02.吃饭购物法律问题
过年肯定是少不了吃吃吃和买买买。但是以下几点问题一定要注意。
记得索要消费凭证。
过年少不了置办年货,大到家电,小到米面,一定要保留好消费凭证,万一出现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
要严格按照商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商品。
切记不要忘记商品或说明书上的警示内容,不然发生了事故,由于消费者自身存在过错,是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
商家在促销活动中声明"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属于商家"的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对民商事行为,只有法院才有"最终解释权",且对于商家出具或声明的模棱两可和约定不明的格式条款,法院将作出对消费者有利的解释。
拒绝"模糊"消费。
一杯茶、一包餐巾纸,甚至一小盘花生都有可能变成某些酒店赚钱"窍门",包间、贵宾厅和大堂菜价、酒水价格不同,服务员没明确告知造成误解,对于"模糊消费"消费者可拒付。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样带有“欺诈”性质的消费已经越来越少见,但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的呀。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有告知义务,如餐巾纸要付费等,应在顾客消费前,对其作明确提醒,这样的提示需贴在店堂明显位置或明确地口头告知消费者。
“最低消费”违法。
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是经营者强迫消费者接受其规定的价格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不准自带酒水”侵犯了消费者的消费自由。
消费者有权利选择在何处消费,对于已经付费的商品,消费者有权处置。另外,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商家,自带酒水不给开发票或者不开发票送饮料。商家的这种行为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向税务机关举报,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正当权益。
03.驾车安全法律问题
检查驾驶证。
看看自己的驾驶证期限是否有效,需年审的行驶证是否已经进行了年审。否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做出罚款甚至拘留的处罚。开车回家前先看看自己的驾驶证,毕竟谁也不想在拘留所过年不是?
保证自己所驾驶的车辆和准驾驶的车型符合。
公安部根据不同车型的驾驶难度和安全要求,将驾驶证签注分为三种准驾车型,A照(大型客车)、B照(大型货车)、C照(小型汽车)。其中C照又细分为C1、C2、C3、C4,分别对应手动挡小型车、自动挡小型车以及小型货车、三轮摩托车、四轮农用运输车、三轮农用运输车等。
发生交通事故注意事项。
要保护好现场,抢救伤员和财产,保留相关证据,并立即向当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同时和保险公司在当地机构联系,并在48小时内电话通知承保公司,说明保单号,出险时间、地点、原因及经过。
同时,提醒机动车辆保险投保人,应该对自己的车辆和相关保险做一个检查,以免万一出现情况,碰上保险公司的免赔条款,从而得不到任何经济补偿。如驾驶证无效的,保险公司是不会理赔的。
04.好意搭乘法律问题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拼车回家过年。车主在自己出行时顺路带一些同路人,节省养车钱的同时,也给他人带来了方便。不过,拼车虽方便,但是有风险。
首先要谨慎选择“拼友”。
因为一旦一起拼车出行,自身的安全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车司机的驾驶水平,应当对其驾龄、驾驶能力等有必要了解。
拼车发生交通事故。
适用《民法典》侵权编与《交通安全法》的一般规定,由对事故具有过错者承担赔偿责任。
依据“过错原则”。
若拼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车外人员受伤且拼车方负一定事故责任,则应由事发时驾驶车辆的人员来承担,若此时驾驶车辆的并非提供拼车车辆的车主而系搭乘人员,则由其对车外人员的损失依法进行赔偿。如事故的责任在于第三方,车主和搭乘人可向第三方索赔,由第三方承担赔偿责任。
05.打架法律问题
关于打架,有句话说的好,赢的进局子,输的进医院。千万不要让一时的冲动毁掉春节甚至自己的人生。来看看不同的受伤情况对应的法律责任吧。
打架构成轻微伤:
直接成本=5至15日拘留+200至1000元罚款+医药费、误工费等赔偿+因拘留少挣的工资。
打架构成轻伤:
直接成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0000元左右的赔偿金+医药费、误工费等赔偿+因拘留少挣的工资。
打架构成重伤:
直接成本=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打架的附加成本:
公安机关列入前科劣迹人员+心情沮丧郁闷+名誉形象受损+家人朋友担忧+生意工作遭受更大损失。
06.春节加班法律问题
春节放假不仅具有民俗性,也具有法定性。我国实行8小时工作制,并规定在春节等法定节日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劳动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所以,春节加班的,可以要求支付不低于工资三倍的报酬。
另外,有些企业习惯在春节给加班的员工发“红包”。其实,“红包”是对员工工作表现的肯定和褒奖,类似奖金;而加班费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额外提供劳动的补偿,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因此,“红包”无法直接代替春节期间劳动者的加班工资。
07.打麻将小心构成聚众赌博!
打麻将作为一项覆盖面很广的娱乐活动,在我国有着很深厚的群众基础。然而在具体案例中,很多人分不清娱乐与赌博的界限,不知道是否会触碰到法律的红线。
打麻将是否构成赌博?
《刑法》第303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构成赌博罪客观上以“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以赌博为业”三种行为为限。但普通大众很难做到“开设赌场”或“以赌博为业”,更没有可能触犯“聚众赌博”。
而日常生活中,大家一般都是约上亲朋好友、街坊邻里等人“打麻将”,以金钱作为“彩头”每番从几毛至几十元钱不等,大多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开麻将馆,故一般不构成赌博罪。
打麻将可能受到的处罚
虽说打麻将以金钱作为“彩头”入刑很难,但是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公安部部门规章等法律法规,“打麻将”行为可能受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0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那么,打麻将到底多少算“赌资较大”呢?
赌资较大的标准
近年来,全国多地曾出现打5元麻将、10元麻将被治安处罚的案件。大家纷纷疑惑,打麻将到底“玩多大”算违法?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目前全国尚无统一标准。以下是出台明文规定的几个省市:
深圳市:个人赌资在500元以上的算赌资较大。
上海市:个人赌资在人民币100元以上的,就属赌资较大。
北京市:个人赌资300元至500元,处500元以下罚款;500元至1500元,处五日以下拘留;1500元以上,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四川省:现场收缴赌资价值合计在人民币1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的,属赌资较大。
江苏省:起罚点是个人赌资或人均赌资达到200元。赌资200元以上不满1000元的,处500元以下罚款。个人赌资或者人均赌资1000元以上不满3000元的,处5日以下拘留。
河北省:赌资较大是指个人赌资在200元以上;1000元以上为情节严重。
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大家在聚会娱乐“搓麻将”时,对于彩头的约定也要小心谨慎,小小彩头,图一乐呵,可千万不要贪多图大,而在法律的边缘来回试探!
来源 | 高青司法行政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