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以案说法 > 全文

“双建议书”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守住500岁古城墙文化根脉!

来源:以案说法   时间:2024-03-25   

“双建议书”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守住500岁古城墙文化根脉!

汉阴城墙(含文峰塔),始建于明代成化元年(1465),距今已有550余年历史,是陕南秦巴山区建筑最早、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古城墙,弥足珍贵,2003年9月24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因监管长期缺失,古城墙持续遭受人为侵占和破坏,周边居民或以城墙为根基搭建建筑、或圈地划界为自家“后花园”,还有网信公司私架电线杆、通信杆,不仅危害城墙安全,亦对城墙历史风貌造成了严重破坏。

001.jpg

2023年11月,安康铁路运输法院经审理对陕西省秦岭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诉汉阴县文旅局不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公益诉讼案公开宣判,责令汉阴县文旅局对汉阴城墙(含文峰塔)履行保护监管职责。

2024年3月20日,安康铁路运输法院、陕西省秦岭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一行对此案开展“回头看”,对汉阴城墙(含文峰塔)进行实地查勘,发现城墙上堆放的垃圾、杂物已清理,但墙体保护范围内仍有少量垃圾、砂石和居民生活杂物堆砌,部分私搭乱建的房屋已被集中拆除,城墙上栽设的电线杆等已全部移除,但深入城墙本体的部分仍未彻底移除。

02.jpg

因汉阴城墙(含文峰塔)在修缮保护中存在诸多问题,为共同推进城墙修缮保护工作深入落实,同日,安康铁路运输法院、陕西省秦岭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以公开宣告方式向汉阴县人民政府送达了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双建议书”,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修复问题,建议汉阴县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并督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违法侵占和破坏城墙的情形进行处理和修缮,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国之大者”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物。二是要夯实主体责任,强化文物保护工作监管力度。三是要加大法治宣传,营造职能部门主抓、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格局。

“一纸双建议书,扭转了文物监管保护的被动局面,凝聚了更多文物保护的社会共识,让遭受损害的文化遗产明珠焕发新光彩。”汉阴县委常委、副县长祖白云表示,该县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县城,汉阴城墙(含文峰塔)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古迹,“双建议书”为该县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发扬机制完善指明了方向,也为文物和文化保护宣传打开了新的思路。县政府将认真研判、积极整改修缮、增强文物保护执法业务培训学习,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切实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和执法规范化水平。同时大力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形成政府部门带头示范、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文物保护氛围,传承好厚重的历史文化。

03.JPG

安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琪轩对当地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判后对古城墙保护所取得的阶段性治理成效表示肯定,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这既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全面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用心用力用情将其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01.JPG

此次“双建议书”的公开宣告送达,是安铁法院牢记“国之大者”,践行能动司法,做好涉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审判“后半篇文章”的又一次具体实践,也是持续深入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的又一次务实之举,在宣示法律对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强制性的同时,也树立了文物保护的良好先例。希望公众关注文物保护,将文物保护作为自身社会责任,共同守护文物古迹,传承历史文化,让文物古迹留存更久远。

下一步,安铁法院将进一步加强法检协作和府院联动,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司法裁判规则体系,推动文物行政执法与文物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切实以司法之力助推文物及文化遗产一体保护和系统治理,合力守护好中华文脉。

作者:李晶晶  张合英  来源:安康铁路运输法院

移动端

手机访问

0

高效  精准  服务

专业法律问题咨询

在线咨询

本地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最新资讯

学知识

咨询律师

在线免费咨询律师

推荐律师

推荐全国专业律师

登录 注册
关于我们     vip注册指南     注册协议    

西部普法网

西部普法网

服务热线

17309156966

欢迎光临西法网

微信号

移动端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陕西睿诚法务 陕ICP备2023000076号   公网安备610190020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