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杜街道位于长安区北部,距城区7公里,辖11个行政村、12个撤村建居社区、13个城市社区,常住人口24.5万。近年来,郭杜街办在市、区司法局的业务指导下,整合“政府、法律服务机构、社会力量”三方资源,通过“塑自身、搭平台、抓创建、优服务”,建立了以司法局为主导,街道办事处为载体,多部门参与、多角度发力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新格局。2021年4月,郭杜司法所被省司法厅评为第一批陕西省新时代“六好司法所”示范单位。
整合资源、巧借东风 夯实创建工作基石
大力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在郭杜东街临街一楼设立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将律师、法律顾问、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功能全部纳入服务,单独设立法律服务室、人民调解室、会议室、视频会见室,办公面积160平方米,配备工作人员7人。司法所2人担任专职接待员,统一受理各类群众来访和咨询,沿街的LED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着宣传标语,门口的触摸式自助查询机上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查询长安区百余名律师的联系电话、照片、执业证等信息,实施电话连线、零距离交谈。工作站配备宣传栏、等候座椅、书写台、纸、笔、饮水机、意见箱等,实现“一站式”集中办公,统一受理各类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代书和合同审查业务,2022年全年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6人次,调解各类纠纷94件。同时,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大厅设置了律师接待窗口,聘请3名执业律师担任街办法律顾问,每周两次定期坐班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延伸服务板块,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业务。
党建引领、理顺机制 破解人手不足难题
以党建为引领,率先完成街道和36个村居的综网中心“一厅两室一中心”、“一网双警”建设,创建“家门口服务站”和“邻里服务驿站”党建品牌,开展党建引领+网格+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建设,公示网格长、网格员、派出所民警、交警中队交警、律师等人员的照片和电话,随时随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提升法律服务覆盖面,协调打通街道层面横向部门16个,全街道36名村居网格员通过长安e格手机APP上报平安宣传、隐患排查、矛盾调解、法律咨询等网格事件,街道综网中心整合视联网、雪亮工程、“9+x平台”等资源,形成各类信息和矛盾问题收集、受理、分类、交办、督促的运行机制,事件上报、流转办结机制顺畅及时,确保纠纷早发现、事件早处理。全面推行网格蓝+志愿红,初步形成党政领导、网格牵头、中心协调、村居联动、群众参与的智慧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格局,真正实现了法律服务“零距离”。
落实职责、调防结合 构建多元化解机制
大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利用街办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机制开展拉网式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联合各村、各社区调委会,引入“一村一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实行“三调联动”模式,结合街道干部下村工作,变群众来访为干部下访,发现一起调处一起,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调解中心、重大纠纷不出街办,确保社会稳定。2021年基层换届选举后,重新选聘调解员99名,开展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业务培训6次,提高业务水平,并落实调解员定期培训、案卷“以奖代补”、办公经费等措施,调动基层调解员的主动性,形成了纵向层层有人抓、横向处处有人管的立体化调解网络,充分发挥街办“访调对接”职能,做到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实现了做精做优的目标。
创新形式、加强宣传 开展线上线下普法
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以创建促提升,以宣传补短板,全力推动郭杜街道法律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利用每月党员活动日,组织各村居全体党员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引导干部参与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让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时事政策,做到立场坚定、思想过硬。二是积极鼓励法律服务人员自学,通过发放学习读本、举行座谈会、谈心谈话等形式,借助微信群、公众号、朋友圈等网络媒介,不断拓宽“八五”普法宣传途径,向干部群众转发推送普法图文、短视频和案例等,打造法治宣传的“线上普法阵地”。三是以综合治理宣传月、安全宣传月、平安建设宣传等活动为契机,创新宣传方法,大力开展一些形式新颖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活动,使普法宣传常变常新,有声有色,深入人心。2022年,通过开办培训班、知识讲座、上街宣传、现场咨询、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共组织专题学习4次,培训宣传骨干6次,开展《宪法》《民法典》宣传4次,组织“法律六进”活动32次,开展预防电信诈骗、非法集资、道路交通安全等宣传活动13次,向群众免费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8500余份。
今后,长安区郭杜街道将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把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发挥职能,开拓进取,打造亮点,为郭杜街道的和谐稳定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