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以案说法 > 全文

当心!电诈“暑期档”来了

来源:以案说法   时间:2025-07-07   

当心!电诈“暑期档”来了

诱导兼职刷单 冒充客服要求退改签机票 买卖游戏账号

当心!电诈“暑期档”来了

暑期是学生兼职、市民出行以及举办演唱会的高峰期,一些针对不同人群设置的精准诈骗陷阱也出现了。近日,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通报,兼职刷单、退改签机票、购买演唱会门票、买卖游戏账号、教育培训退费这五类电诈在暑期极易高发,须提高警惕。

“兼职刷单”骗局中,骗子通过“兼职刷单轻松赚钱”“高薪兼职”招募广告,吸引想兼职的人入群,参与垫资购物刷单获得返利的“任务”。

在事主完成前期小额垫资购物刷单任务后,骗子会先兑现小额返利,赢得信任,接着诱导事主下载涉诈APP,做“大任务”赚大额佣金。当事主进行了大额垫资想提现返利时,骗子又以“操作失误导致账户冻结”“系统升级需缴纳保证金”等为由,要求事主充值解冻,直至事主察觉上当立即断联。

翟某接到自称是航空公司客服人员的电话,称其要搭乘的飞机因故障延误,可以自行改签,并许诺给翟某和亲属每人赔偿300元。翟某根据对方指引下载了一款聊天软件,因对方要求理赔过程需全程录像,翟某便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在对方指导下,翟某点开手机银行APP并输入验证码,随后银行卡中的存款被转走。

警方介绍,在此类诈骗中,骗子非法获取受害者购票信息后,冒充航空公司客服提出退款、理赔或改签服务,诱导受害者下载涉诈APP、指定软件或登录虚假网站,以“转账激活账户”“缴纳手续费”等借口要求事主向指定账户转账,通过这些带有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功能的涉诈APP或软件,套取受害人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将事主卡内资金转出。

张某在家中浏览二手购物平台时,发现有人在售卖演唱会门票。商量好价格后,张某点击卖家发来的网络链接进行付款,可付款后网页跳转到“中国银保监会”页面,客服表示付款失败并要求张某下载“专家宝”会议APP,以解除失败付款为借口指导张某继续转账28000元,张某最终共损失29900元。

警方介绍,骗子利用歌迷急切购票的心理,在二手交易平台或社交平台发布虚假演唱会售票信息,以“内部渠道”“先付款后出票”等噱头引人上钩。随后在付款阶段,谎称“未按要求备注导致购票失败要退费”“支付订单超时资金被冻结”等理由,让事主点击其提供的退费链接、扫描二维码或下载含有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功能的涉诈APP,最终目的是让事主填写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进而盗刷卡内资金。

假期中,一些青少年喜欢玩网络游戏,骗子便在游戏社交论坛、游戏交易平台或社交平台上发布买卖游戏账号、装备等信息。当有买家或卖家上钩后,便引导他们进入虚假交易平台或钓鱼网站进行交易,最后以资金冻结或操作失效等为由,诱导事主向指定账户转账实施诈骗。

此外,骗子还会伪造教育培训机构退费的官方文件,诱导受害者添加所谓“客服”,以“办理退费需下载官方APP”“绑定银行卡验证身份”等理由,引导受害者进入虚假平台进行诈骗。

■警方提醒

不管任何机构或个人,凡是要求点击或下载非官方链接和APP,并填写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莹)

移动端

手机访问

0

高效  精准  服务

专业法律问题咨询

在线咨询

本地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最新资讯

学知识

咨询律师

在线免费咨询律师

推荐律师

推荐全国专业律师

登录 注册
关于我们     vip注册指南     注册协议    

西部普法网

西部普法网

服务热线

17309156966

欢迎光临西法网

微信号

移动端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陕西睿诚法务 陕ICP备2023000076号   公网安备61019002002326